“清华藏珍·丝绣华章: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品展/织绣部分”正在本馆四层展出。“天有时,地有气,材有美,工有巧”,中国历代能工巧匠将自然资源与人工技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,创造出源远流长、异彩纷呈的织绣艺术。本展从馆藏数千件织绣品中,精心甄选明清时期代表性织绣品百余件套,涉及织物、成衣配饰和鉴赏品等三大类,分别由“丝彩织成”“华服美饰”“绣缂画意”三个单元加以陈列展示。星移斗转,经历数百年岁月长河的洗礼,这些织绣品已由当初华美贵重的实用之物,升华为反映当时工匠技艺与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。奇巧高妙的织造工艺是民族智慧的结晶,美轮美奂的图案纹样是美好祈愿的寄讬。

  本期活动聚焦于缂丝工艺,邀请定州缂丝传承人王鹏巍一同探讨传统技艺的保护与创新、新兴技术在缂丝创作中的应用及跨文化背景下缂丝艺术的新路径。通过多元视角的交流,深入思考缂丝在传统与创新、文化与科技融合中的可能性与边界。

  1968年生于缂丝工艺发源地河北定州,自幼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,深受家族长辈的影响,并在多位名师的指导下,打下了深厚的缂丝技艺基础。以“数十年磨一剑”的匠心精神,潜心研究缂丝艺术,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,开创了独具时代特色的缂丝艺术表现形式。近年来,作品先后销往德国、英国、港澳台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,推动缂丝艺术走向世界,赢得了国际友人的高度赞誉。她的作品不仅被国内多家一级博物馆收藏,还多次荣获国内外艺术奖项,成为当代缂丝艺术的领军人物。

  本馆实行实名制预约购票,入馆需携带身份证等有效证件。本馆门票不能作为校园参观凭证。参观校园须遵守清华大学校门管理相关规定,及时通过学校保卫处网站、公众号或校园参观预约平台“参观清华”小程序了解相关规定和动态。

  由于本馆展览更换安排,自2025年6月20日起,多个展厅项目即将更换,换展期间馆藏织绣厅、书画厅、家具厅持续开放。后续推出大量新展,新展开展时间以官方展讯为准。敬请关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官方平台展讯,合理安排您的参观购票。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!

  自驾车辆请停放在校外停车场。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(东门)附近停车场有:北京农商银行、凯时广场、同方大厦、学研大厦、同方科技广场等。